


曲绍斌现担任广东宏远男篮青年队主教练、国家男篮青年队教练,2003年开始曾效力于广东东莞银行篮球队,获得2003年全国城市运动会男子篮球赛冠军,2004—2005年以及2005—2006年全国甲A联赛总冠军,因膝伤2009年退役。退役后从事教练员工作,2012年成为宏远一队的助理教练,2014年开始担任广东宏远青年队主教练,并多次前往美国、欧洲深入学习青年队训练体系。2015年创办曲绍斌后卫特训营,2016年跟随尤纳斯到立陶宛研修,学习欧洲先进的青少年篮球培养体系,并且在曲绍斌后卫训练营中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理念开展教学。曲绍斌教练一直致力于发掘和培养优秀的篮球后卫,培养出胡明轩、杜润旺、徐杰等众多优秀的青年篮球运动员。
体育学评论记者带着最新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政策理解、体教结合与体教融合的理念路径和举措的差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选材与发展等方面的话题,于2020年11月15日对曲绍斌教练进行访谈,现将访谈的内容以问答的形式整理如下:
1、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于2019--2020赛季夺冠后成为了CBA首支十冠王队伍,我们都清楚夺冠的关键是广东宏远青年队的梯队建设和俱乐部长期而稳定的投入。自青年队建队以来,您的师傅——前宏远青年队主教练、广东篮球青训教父张镇民输送了朱芳雨、杜峰、易建联、苏伟等一批批优秀球员,张镇民先生及其选材的经历对您成为现在广东宏远青年队主教练有什么作用吗?
曲教练:我对我的老师张镇民先生对苏伟选材这件事印象深刻。当天下午,当时我和易建联等青年队队员在篮球馆训练,突然看见一个男生在外边晃悠,后来张镇民教练就请他进来篮球馆,询问他的基本情况。我们了解到他叫苏伟,14岁,原广东赛艇队运动员,身高2米,日常训练之外也喜爱打篮球。我们教练在骨龄测试之后,预测苏伟未来的身体形态发展,以及未来苏伟的篮球技战术的发展,最后邀请苏伟进入广东宏远二队进行篮球训练。对于篮球选材来说,14岁才开始进行篮球训练已是较晚的年龄,而自苏伟进入广东宏远青年队训练,三年后就上调至一队,于2007–2008赛季获得首个CBA总冠军。普通人无法想象从赛艇队到篮球队,两个身体形态和技战术差异较大的项目,会有什么联系。而作为青年队的教练,要做的就是预估他们未来的发展,帮助发掘他们未知的潜能,让他们的专项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在成年时期能够发挥出来。张镇民教练对我成为广东宏远青年队主教练具有启蒙启发作用,这些事例也成为我现在篮球选材和球员培养的基础。
2、在当**教融合政策下发后,越来越多中学开始招收体育特长生,那体校和初高中在篮球选材上是否存在竞争呢?
曲教练:体教融合理念提出以前的篮球选材和培养渠道分为职业和学校等形式,其中广东宏远俱乐部招生的未来培养模板肯定是职业运动员,我们的招生是从12岁开始,在全国范围进行选材招生,而学校的招生属于篮球特长生,未来基本上要进入大学学习。两者的区别在于广东宏远队招收的注册球员无法参加大学生体育协会的比赛,我们的队员属于体制内的运动员,而学校招收的学生球员具有代表学校参加大学生体育协会举办的学生赛事的资格。并且,从2015年开始,大超联赛和CUBA合并之后,竞争状况日益剧烈。同时,选择职业模式的球员未来不一定就可以达到参加CBA联赛的水平,球员从广东宏远俱乐部青年三队到二队,再到一队,这一过程的选拔都有一定淘汰率。淘汰之后的学生,主要由于缺乏文化知识水平,难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而选择学校的篮球特长生即使无法进入职业队,实现自己的篮球梦想,也能够选择继续升学。这也是我们近年来招生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
3、请你谈谈这次体教融合的措施主要针对的问题?
曲教练:之前在我举办的曲绍斌后卫特训营里,我发现一些香港来的市立高中的学生,他们通过这个简单的篮球夏令营的训练,就可以很快的理解较为复杂的篮球技战术。由于技战术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这些香港学生本身具备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和篮球基础,这对于他们学习篮球技战术和理解技战术运用的目的和作用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虽然这些球员现在因为自身的训练时间不足造成篮球技战术相对落后于体校球员的情况,在未来会通过学习知识的积累来弥补。中国女篮的主力邵婷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之后,代表学校参加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获得了5届CUBA联赛冠军和三届CUBS大超冠军。后来2013年进入WCBA联赛北京队,再到入选国家队,这名大学生球员在篮球舞台上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她的智慧和力量。
在我国三级训练体系下,可以明显发现高水平的运动员由于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训练,出现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竞技训练偏离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导致大部分高水平的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不高。并且在选材过程中,学生运动员家长的要求因人而异,有些家长注重学业,要求孩子未来学业能够延续,期待能到大学深造,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发展篮球;而还有的家长更注重篮球技能,他们愿意让孩子减少学业时间,更多提高篮球技战术能力,把目标定在进入CBA联赛,甚至进入国字号球队。而这次体教融合理念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根据这些球员的个体差异,因人为宜的制定培养情况,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与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以下简称省实初中)的合作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确立的。有了体教融合的支撑,篮球禀赋优异的球员将晋升至宏远青年队,即便无法达到青年队的水平,队员的教育和升学也将得到保障。体教融合让具有篮球天赋和运动基础的学生多一个途径、多一个平台去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使运动员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4、由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业界都在积极响应,那广东宏远俱乐部进行篮球体教融合采取了哪些措施?
曲教练:广东宏远俱乐部在2019年11月与省实初中签订了共建协议。我们通过全国各地的选材,将会有19名有篮球基础和天赋的学生进入省实初中进行学业学习和篮球训练。这些学生在学校上课时间和内容与普通学生没有差异,而篮球训练时间集中安排在晚上和周末,其次广东宏远俱乐部会派去教练员指导,与省实初中的体育老师组成体教融合模式下的教练团队。这批学生与体校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是能够代表省实参加中学生的篮球比赛,例如广东省和广州市的中学生篮球锦标赛、篮球联赛等等,而原来的体校的学生就不具有这一资格,他们属于体育局的编制。这一措施让具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学生进入重点学校学习,能够补强知识短板,提高文化知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篮球青少年选材是从12岁左右开始,相当于处于初中阶段,这次宏远与省实合作也是从初中开始,那未来这些学生运动员该如何规划呢?
曲教练:在这次体教融合的共建协议中,学生球员未来高中到哪里去,是继续在学校中边学习边练球,还是再次进入体校走职业模式,都需要时间的考量。当我们的学生到高中(15-17岁)阶段就是选择未来方向的关键时期,选择继续学业的学生会进入高中,宏远俱乐部会通过高中3年篮球比赛等指标对他们进行观察,甚至他们进一步到大学参加CUBA联赛,通过这些比赛再次检测这批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在这期间若是他们在高中或者大学达到进入CBA联赛的水平,那就可以到更高的职业篮球平台,他们仍属于我们宏远俱乐部的球员,不需要通过CBA选秀大会,便可以直接进入广东宏远队参加CBA联赛。
6、从2019年11月与省实初中签订共建协议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些省实初中部的学生取得怎样的比赛成绩?
曲教练:省实初中篮球队参加2020年10月26号在辽宁丹东举办的U15全国篮球联赛男子组比赛中,与来自全国16支运动队同场竞技,我们对于不畏强敌,奋勇拼搏。获得全国亚军。本次比赛是省实与广东宏远俱乐部进行体教融合、合作共建后在全国赛的首次尝试。
7、在新的尝试和体验可能会存在新的问题,您认为在广东宏远俱乐部进行的体教融合实践中,省实与体校训练的学生存在哪些差异?
曲教练:体校与体教融合模式最大的差别就是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每天需要2.5小时的学习,他们训练时间大大超过学习时间,而体教融合的学生运动员每天是和普通学生一起上下学,完成同样的课程学习和作业任务,他们的训练时间明显比体校学生要少。但也很明显的是,通过体教融合培养出来的篮球苗子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要比体校的学生好。同时,我们发现同一批在体校进行篮球训练学生球员的篮球技战术能力相比省实初中的学生提升的更快。这也是我们接下来所面对的大问题——如何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训练的时间,提高学习和训练效率。 8、通过一年多的观察,您觉得现阶段宏远队的体教融合在实践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来解决?
曲教练:现阶段通过观察主要由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省实初中的这批学生运动员篮球的技战术水平提升较在体校进行篮球训练的学生慢,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水平。第二,这些学生在初中之后,学习成绩如何,选择到哪里读高中或者去做其他抉择,这里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目前这些问题已经在着手解决,例如,增加省实初中学生的篮球训练次数,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等,而针对这批学生未来的抉择问题,我们也在和省实进一步协商。